诗歌周刊(第14期)-k8凯发ag直营

第14期

2023.6.8

综述·评论

生活与诗思的和鸣

谢雨新

 

生活和诗思碰撞时,会产生怎样的奇妙感受呢?这一期《诗歌周刊》的12位作者带领读者走近千姿百态的日常生活,用诗意的表达提炼生活的本味。


《雪窦山资圣禅寺听钟》《在秦长城遗址眺望落日》《在无为大堤看长江》皆为旅行即景诗。冀北的《雪窦山资圣禅寺听钟》只有三节九行,却将人的一生折叠其中,第二节由树(木椅)至童年(身体)再至钟声的联想让人印象深刻。东涯的《在秦长城遗址眺望落日》更关注历史和人的交汇,在时间和空间的纵深之处探索生存的意义。高明的《在无为大堤看长江》增添了家庭的温情,诗人的思绪从作为航道的长江,延展至如“货轮三艘”的我、妻子和女儿,起笔阔大,落笔温柔。


本期诗作之中还有一组关注“相遇与离别”这一文学创作母题的作品。陈筱静的《遇见亲爱的安娜》把目光放在名为“安娜”的月季上,花朵和人的重逢暗喻着时间的流逝。曹奇的《别与我相遇》关注“你”与“我”的关系,“你低头看草,草连成一片/草原才能承受你散逸无边的爱”造语新奇。决环的《明天,不会再见》通过把一场“短暂的雨”和一次短暂的“关系”并置,将情感安放在诗歌之中。


还有一批关注生活和思维碰撞瞬间的诗歌。辛灵的《空》结构精妙,在流动的诗意间关注人的生存境遇:在“虚空的”山中,一个孤独的人如何把心“挪空一点”,留给“无用的山色”和“世间的好光景”,从而达成心灵的自足。田湘的《顺从之美》整体构思令人印象深刻,诗歌从流水出发,写“世间的机缘”和人生的反思,诗尾的“我永远也学不会流水”发人深省。江南潜夫的《水殇》同样写水,却映照了环境历史和文明。钟禅的《语言》关注雅俗之辨,最终将答案交还给“语言的纯度”交还给“沉默的熔炉”。《火焰》和《调皮鬼》两首,分别关注人和生活交汇的某一片段,拓展了作者诗歌经验的空间。


“只有通过细节我们才能理解本质”,这一期《诗歌周刊》的作者们告诉我们:诗歌的词语可以在凡俗事物背后闪光,诗歌的思绪可以在日常生活之中盛放。

 

谢雨新,文学博士,现任教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,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、中国诗歌学会会员、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。出版诗集《余百》(2022)、《初语》(2020)。在国内外各级期刊发表论文、翻译论文10余篇,发表新媒体文艺评论40余篇。

编辑委员会

主编:金石开

执行主编:丁鹏

编委:

丁  鹏  王夫刚  年微漾 

金石开  罗  曼  孤  城   

符  力  葭  苇  曾子芙

(按姓氏笔画数)

栏目说明

1. 《诗歌周刊》是由《诗刊》社中国诗歌网编委会完全从文本质量出发,秉持优中选优、宁缺毋滥的原则,从一至两周内过万的自然投稿中精心挑选佳作汇编而成。

2.本栏目由本站官方主导,与广大网友投票参与的栏目区别明确,每期推荐诗作15件左右(排序不分先后),并邀专家进行综述点评。受邀专家独立撰写评语,最大程度体现专业的审美标准,不受任何其它因素干扰。

3.由于轮值编辑每日审稿量大及其它原因,可能致使漏选部分优秀诗作,望不要受影响,而是继续投稿支持。

4.作品由中国诗歌网编辑部在保证个人审美的基础上,集体协商推荐。

5.编委会每期提名作品,邀请1位专家进行综述点评,如现有作品不能诱发特邀专家点评兴趣,则他可自行提名作品,报编委会同意后,撰写点评。

6.本栏目将会不断完善,欢迎留言,提供建设性意见。

提醒

(1)点击橙红方格后的标题可阅读正文

(2)本栏目能适应手机阅读,只需将本栏目网址转发到手机,即可实现,并可转发分享微信朋友圈。

网友评论

0 条评论(查看

文明上网,理性发言

网站地图